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成功的并购的案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成功的并购的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篇一:上市公司并购案例
2005年1月,作为华菱管线的控股股东,华菱集团与米塔尔钢铁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前者将其持有的华菱管线74.35%国有法人股中的37.175%转让给米塔尔。转让后,米塔尔与华菱集团在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此后,随着国内钢铁行业新政策出台,明确规定外商不能控股国内钢铁企业的背景下。并购双方重新谈判,米塔尔钢铁公司同意其购入的股权减少0.5%,以1%的股权差距屈居第二大股东。
篇二:上市公司并购案例
东航、上航两个难兄难弟实在有太多的相似点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中都分别披星戴帽,而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均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业务上存在颇多重叠之处,重组是个双赢的选择。但实际中,由于东航属于***院国资委下属企业,上航属于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这两个属于不同娘家的国有企业最后能够走上重组之路,这与上海对局部利益的放弃和打造一个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需求是分不开的。
篇三:上市公司并购案例
11月5日,博盈投资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以4.77元/股的价格向东营市英达钢结构有限公司(下称“英达钢构”)等5家创投机构发行3.14亿股,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购买武汉梧桐硅谷天堂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梧桐硅谷”)100%股权,3亿元向梧桐硅谷全资子公司斯太尔动力增资。收购完成后,英达钢构将成为博盈投资第一大股东和控股股东,公司也将变身为国际柴油机设备商。
值得注意的是,重组方英达钢构承诺“博盈投资收购的梧桐硅谷2013年—2015年度每年实现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2.3亿元、3.4亿元和6.1亿元。如果低于上述金额,英达钢构将予以补足。”
跨国并购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跨国收购,为了使企业在生产和资源上得到迅速的成长和扩大,很多企业在方法上选择跨国收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跨国并购。
一、联想跨国并购案例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收购IBMPC部门。协议内容包括联想获得IBMPC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全球业务,以及原IBMPC的研发中心、制造工厂、全球的经销网络和服务中心,新联想在5年内无偿使用IBM及IBM-Think品牌,并永久保留使用全球著名商标Think的权利。介此收购,新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
联想在付出6.5亿美元现金和价值6亿美元联想股票的同时,还承担了IBM5亿美元的
以tcl集团为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是在西方跨国公司大举抢占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萌芽于20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具有规模小、次数少、目标地区小等特点.九十年代末,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跨国并购逐渐兴盛的典型案例是:国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立。
跨国并购是一种投资行为,可以让企业实现全球布局、增强竞争力以及实现规模经济。
跨国并购不仅可以获取国外企业的技术、市场、产能及人才等***,而且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跨国并购也有其不可避免的风险,在做跨国并购时,企业应该仔细研究国外法律法规,掌握跨国并购的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以保障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顺利进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成功的并购的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成功的并购的案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yuym.com/post/32725.html